第49章 第二四讲人亡政息之叹(2)

郦波Ctrl+D 收藏本站

  毫无疑问,小万历的血管里肯定也流淌着他姥爷李伟的血液,所以大概也自然继承了这种投机与贪财的性格。

  尤其是贪财这一点,在整个大明王朝里,万历帝的贪财可以说是无与伦比。他后来贪到都不放心让户部,也就是让财政和税务部门去收全国的税收,而要自个儿亲自派出太监去全国各地收税。这看起来是太监跟户部抢银子,实际上是小万历自个儿跟自个儿抢银子,因为江山都是他的,户部也是为他收税啊,所以这孩子抢钱大概都抢疯了!

  一是权,二是钱,这两样看来是小万历从遗传基因里就带来的巨大诱惑。在张居正活着的时候,这两样都被强有力的压制了,而张居正本人就是那种强大的压制力量的象征。

  所以等到张居正一死,小万历弄权与贪财的潜能就被完全释放了。而在这个释放的过程中,作为原来压制力量象征的张居正,自然首当其冲,成为小万历重塑自我、抛弃过去的第一道关口。

  当然,也不能张老师刚死就翻脸。

  小万历毕竟受张居正教育多年,循序渐进的方法还是懂的。

  他先找冯保开刀,反正举朝上下,士大夫们没一个会觉得冯保这个太监会是一个什么好人。

  况且,你不总喜欢打我的小报告吗?以前张老师罩着你,现在罩着你的人没了,看你小样儿,我还不信收拾不了你了!

  果然,张居正一死,就有人开始弹劾冯保。

  小万历一开始还不敢怎么动冯保,毕竟冯保看着他看了十几年,他还是有点心有余悸的。结果等到有太监在小万历面前说冯保家财万贯、富可敌国,甚至比皇上您还富有的时候,小万历不再担心、不再害怕了,下令彻查冯保的案子。

  结果一抄家,从冯保那儿抄出金银一百多万两,而珠宝玉器更是不计其数。小万历这个高兴啊,他算是领略到抄家带来的乐趣了。

  因为他从冯保那儿意外地抄到了这么多钱,所以他倒也不太恨冯保了,最后也没杀了他,只让他到南京去闲住。

  冯保直到临走的时候,李太后还不知道这个贴身太监出了什么事儿。她来质问自己这个已经长大的儿子,但这个长大了的小万历再也不是当年跪在她面前求饶的那个小万历了。小万历很随意地搪塞他妈说:“噢,没什么,冯保这老奴受了张居正的盅惑,犯了点错,我过不久自然会把他召回来的,您老就放心吧!”

  你看,他跟他妈说话的语气也从谨小慎微变得有恃无恐了。

  李太后这时候早已经没有垂帘听政、控制儿子的能力了,而能帮她钳制儿子的张居正也已去世,所以她拿这个儿子再也没办法了。所以她打这以后,对于国事一律不再过问,甚至张居正被儿子反攻清算她也不管,因为她聪明的李太后知道,她再也管不了这个儿子了。

  要知道,小万历说这话的时候,张居正还没被反攻清算呢,张居正在国家行政层面那还是已故的太师和首辅,还是万历新政的总导演与总策划,还是大明王朝最大的功臣,而小万历已经能很随意地说出冯保是受了张居正的盅惑,可见他已经不需要再掩饰他在心底对张居正的厌恶与仇视了。

  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官场上的奴才最擅长的就是揣摩主子的心思。小万历既然有这个心思,立马就有人投其所好,在冯保案后不久,就把攻击的矛头指向了尸骨未寒的张居正。

  导致小万历下决心清算张居正的导火索主要是辽王府旧案。

  先是有人投小万历所好诬陷张居正弄权、贪污,但都是空说,也拿不出什么证据来,所以小万历也不敢真的下手,毕竟张居正为国家的贡献摆在那儿,你也不能空口说白话。所谓公道自在人心,小万历要对张居正来个莫须有,看来他还没这胆量。

  但“莫须有”只是诬陷中最无耻的境界,它是要诬陷你却不需要任何证据。它往下还有多种境界呢,弄点证据有什么难的呢?法庭上的伪证我们还见得少嘛,更何况“朝廷”远比“法庭”要黑暗得多!所以很快,有关张居正弄权、贪污的证据就出现了,这就是张居正陷害辽王并侵占辽王府财产案。

  在某些神秘人士的唆使下,张居正那位小时候的玩伴辽王朱宪火节的遗孀王氏不知从哪里蹦了出来告御状。

  说张居正因为辽王朱宪火节误杀了张居正的爷爷,张居正就一直图谋陷害、报复辽王。所以后来所谓辽王生活腐化且准备谋反一案全是张居正一手捏造的,辽王因此被终生禁闭并最终凄惨死去全是张居正陷害所致。

  另外,还说张居正在辽王死后,就霸占了荆州当地的辽王府作为自己的府弟,因此,辽王府当初的无数珍宝,都被张居正占为了私有,用御状上的原话说,叫“金宝万计,尽入张府”。

  我估计小万历读到这句“金宝万计,尽入张府”的时候,眼睛大概开始发光了,那种从他姥爷李伟那遗传下来的贪财基因大概也开始发光了,刚刚因为抄了冯保的家而尝到了甜头的小万历就象一条贪吃蛇,只要能吃到钱,管他这个人当初是自己的先生还是老师!

  再加上张居正诬陷的还是辽王,还是我们朱家的亲戚,这还得了!从他爷爷嘉靖那儿继承下来的护短、偏执的基因大概也同时发光了,尤其是当小万历意识到这么多年来,本来应该在他手里的最高权力都在张居正手里的时候,这种报复的欲望就更强烈了。

  既有权力的刺激,又有金钱的诱惑,小万历不听很多大臣的劝告,开始对张家下刀了。

  第一件事,就是抄家。

  要知道按明朝的法律,只有谋反、叛逆以及奸党三类大罪才可以抄家的,现在张居正还没这样的罪名,小万历就要抄他的家,可见实在等不及了。

  结果在北京的张府里并没抄出多少钱来,小万历很失望。但这时候有人说,张居正在湖北老家聚敛的财富不下两百万两白银。小万历一听,两眼又放光了,立刻派御史丘橓和太监张诚火速赶往湖北荆州去张居正老家去查抄财产。

  丘橓这个人比较极端,《明史》里说张居正对他是“恶之,不召”,就是一直都不喜欢他,都不肯用他,现在丘橓报复的机会总算来了。据说他临走前对小万历保证说,绝不辜负使命,一定要把张家巨大的财富完整地带回给皇上。太监张诚就更不用说了,他跟冯保是死敌,自然跟张居正也是死敌,小万历找这俩人去抄家,那就是存心的。

  所以,虽然一路上有很多正直的官员都写信给丘橓,叫他不要把事做得太绝,可丘橓根本就不听。这其中最典型的就数晚明的大学者于慎行,他曾经在夺情伦理风暴里也反对过张居正,也因此受过张居正的打击,但他这时候写信给丘橓说了一句公道话,他说:“江陵当其柄政,举朝争颂其功,不敢言其过;今日既败,举朝争索其罪,不敢言其功。皆非实情也。”(谈迁《国榷》)

  那意思是说,当初张居正在位的时候,大家都称颂他,那是拍马屁;现在张居正失势了,大家纷纷诬陷他,说他怎么贪污,怎么弄权,这也不是实事求事。你丘御史应该知道这一点,应该劝皇上冷静点,怎么能赶着去湖北落井下石呢?

  事实上,于慎行说的一点也不假,从于慎行的话我们也可以看出来,所谓张家侵占辽王府巨额财产的说法,在当时很多人就知道这纯属是诬陷。对于这一点,后来也不断有学者进行过考证与分析,现在学术界基本上可以断定张居正在湖北荆州老家的张府并不是原来的辽王府,也就是说张居正根本没在辽王朱宪火节死后侵占过辽府与辽府的财产。

  可是丘橓与张诚已经铁了心,这可是向小皇上邀功的好机会。所以他们急急地往湖北赶。但在那时,再赶也要花十多天的时间,等赶到湖北荆州的张家,连丘橓也傻眼了,张家的人居然已经饿死十几口了!

  我们说世态炎凉,墙倒众人推,那真是一点也不假。北京那边才要清算张居正,湖北这边儿就听到了消息,原来天天到张家拍马屁的府县衙门官员,第一时间纷纷亲自赶到张宅来封门,说是不许一个走脱,不许一分钱走脱,以显示对小万历的忠心。张家老老小小几十口,被禁闭在孤零零的空房里,没吃没喝,到丘橓他们赶到时,已经饿死了十几个。

  但丘橓和张诚不管这些,立即查抄张家的财产。可抄来抄去,只抄出十万两白银。

  这下,丘橓也傻眼了。

  还是不算男人的太监张诚有办法,他把张居正的几个儿子抓起来严刑拷打,逼着张家招认寄存在别的地方还有二百万两白银,最后他们把张居正的几个亲家、亲戚的家全都抄了,也不过又多得了几万两。

  在拷打的过程中,张居正的大儿子张敬修悬梁自尽,临死前写了一篇血书,把张家的悲剧诉说得是声泪俱下。

  张居正的二儿子万历八年科举考试的状元郎张懋修也投井自尽,幸亏被人救了起来。

  这一下,张家的惨祸可谓是震惊了朝野上下,大概泉下有知的张居正也没料到,小万历当年说“无法报答先生,只是看顾先生子孙便了”,竟然是这样看顾、照顾的!

  张家至此是彻底家破人亡,与张家沾亲带故的,也是死的死,亡的亡,抄家的抄家,流放的流放,甚至张居正自己也被小万历下旨夺去一切生前的功名荣誉。

  小万历因为从张家没抄到什么油水,后来甚至火起来想把张居正开棺戮尸,在大家的纷纷反对下,才最终作罢。

  我想,要是他打开张居正的棺材,看到里面只有一条一品官员戴的玉带还有一方文人用的砚台,不知他会做何感想!

  政息

  张居正被翻盘了,一切和张居正有关的事儿也都被翻盘了。

  张家家破人亡,这还只是一家一户的悲剧,张居正一手策划的万历新政也被彻底否定掉,这才是一个国家、一个王朝悲剧的开始。

  正是张居正倾注全部心血培养出来的这个改革接班人小万历,亲手颠覆了张居正的一切措施。

  首先是考成法被废除,那些被考成法淘汰的没用的、腐败的官吏又都官复原职,而张居正亲手提拔的人才则靠边儿站了。张居正越级提拔的治理黄河的能手潘季驯因为替张居正说话被勒令离职了;张居正重用的兵部尚书方逢时甚至被构陷问罪;甚至连支撑起大明半壁江山的名将戚继光,因为与张居正的关系不一般,也被从北部前线调到了广东去,戚继光因为无兵可带、无仗可打愤而辞职,最后在没有张居正的日子里,在穷困潦倒中孤独去世。

  考成法被废除了,一条鞭法不久也被废除,甚至连清丈田亩已经清丈出来的成果也一概被推翻,拒不承认。这下被万历新政压制了的大地主的土地兼并就像按下的弹簧,反弹得就更厉害了。

  很多明史学家都认为,终万历一朝,从小万历否定张居正的万历新政开始,算是真正埋下了大明王朝覆灭的种子!

  所以,后来不断有人悲叹,在万历十年之后,“世间再无张居正”!

  这其实不是对张居正个人命运的悲叹,而是对一个国家、一个王朝命运的悲叹!

  这种人亡政息之叹,在我来看,是对中国几千年来封建社会人治大于法治的讽刺!

  改变历史的是某个英雄,而不是某种制度,这就是人治的社会。在没有制度保障的社会环境下,这样的悲剧与悲叹其实是早晚都要发生的。

  在张居正死后的四年,在考成法被彻底否定之后的两年,辽东巡抚周咏注意到一个女真部落的首领正在辽东以外的建州地区扩张势力,周咏就上疏朝廷,主张予以痛击,以免养虎遗患。

  但是,在没有考成法督促的环境下,从北京到辽东的地方官僚,谁都不认真地去做这件事。执行的将领可以擅自把征剿改成招安,把招安改成安抚。而北京的高层拿了贿赂之后也不管不问,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致使这位建州女真族的首领得以从容坐大,开疆拓土,最后成为大明王朝的掘墓人。

  这个本来应该被消灭在萌芽里的首领,就是清太祖努尔哈赤。

  我常想,要是张居正在,要是考成法在,要是方逢时、戚继光都在,努尔哈赤还会是后来的努尔哈赤吗?

  可惜,历史不相信假如,生前要把该做的事儿“务为一了百当”的张居正也不相信假如,他只相信千秋功罪自有后人评说。

  那么,后人又会如何来评价张居正呢?

  在张居正死后的60年,以及在他死后的360年,又会有哪些人念念不忘地提起张居正来?而他们念念不忘的原因又会是什么呢?

  请看下集:《生前身后之名》

热门推荐
亲吻12:00 奸臣 虎牙 微微一笑很倾城 霸王别姬 孔雀东南飞 nini棒棒糖2 斗破苍穹
  • 背景:                 
  • 字号: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