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桓容_分节阅读_1231

来自远方Ctrl+D 收藏本站

换成七年前,郗愔不会立即做出决断,至少会犹豫一下。

但是,随着某只蝴蝶扇动翅膀,想方设法推行施政理念,有空子就钻,各种潜移默化,从郗愔到谢安,再到郗超、谢玄和王献之,或多或少都有了变化。

哪怕是王蕴等前朝外戚,遇上牵涉到胡人之事,都会深入考量,不单以家族利益衡量,不计较一时得失,开始放眼全局。

对于这种变化,桓容自是喜闻乐见。

当然,有高瞻远瞩的,自然也会有顽固不化的。

对于这些人,桓容的态度十分明确,并没有一刀切,该用的还是会用。

在某件事上想不开,不代表没有其他才能。

例如前岁选官的几名庾氏郎君,对桓容的施政理念抱持怀疑,照样不妨碍他们在财政和军事上有所作为。即使对天子的某项政策不满,该完成的工作一样完成,高标准严要求超规格,十足令人惊叹。

遇上此类情况,桓容多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就当这些都是“偏科”人才,大手一挥,全部安排到合适的岗位上,尽量少让他们接触“不该接触”的,自然不会生出太多的烦心事。

再者说,朝中有郗愔谢安诸位大佬,这些新人再蹦高,照样掀不起多大的浪花。

不是桓容爱好找虐,想给自己找不自在,而是朝中需要不同的声音。

他制定的政策就一定对吗?

出于好意的施政理念就一定能惠及万民吗?

这些都需要时间来考验。

历史上,好心办坏事的例子并不鲜见。他需要时刻警醒自己,告诫自己,不能在权利中迷失,更不能过度膨胀,以致失去本心。

出于以上考量,桓容用人的范围不断拓宽,选才的数量不断增多。大中正忙到天昏地暗,首次知道,做个“印章”也如此累人。

士族高门得到好处,对天子推行的多项制度不再那么抵触,见到其中的好处,更设法加以改良,主动推行各州。

最显著的例子就是学院。

几年过去,范宁桓秘开办的学院闻名遐迩,建康幽州之外,扬州、江州、荆州甚至是宁州都有了分院。

两人依托关系,三顾茅庐,请出隐居山林的多位名士大儒,分别往各地学院坐镇。

去岁,宁州刺使上表,州内豪强愿意出钱,请在州城再建一座学院。

桓容觉得稀奇,他当真没想到,早年有“贪暴”之名的周仲孙会如此重视教育。

不过,多建书院是好事,派人查过宁州实际情况,桓容大笔一挥,宁州成为继幽州和扬州之后,第三个拥有两座学院的治学之地。

除此之外,周仲孙另有秘奏,自去岁以来,宁、交两州出现大量的僧人和沙弥,各处宣扬佛法。

“其皆西来,肤黑类猿,非汉土之人。”

“非我族类,不得不防。”

看到周仲孙的秘奏,桓容嘴角直抽。

他佩服古人的脑洞,却对这种“匮乏”的形容很是无语。

西域胡发瞳异色,类猿;极西之地来的商人,丑陋多毛,不识礼仪,完全不用说,继续类猿。至于表书中的僧人,不出预料的话,七成来自于后世的天竺和东南亚,一样是肤黑类猿。

总之,凡异邦之人,不识礼仪教化,多数类猿。

这不是他信口胡诌,关于类似的记载,史书上都能查到实据。

换成后世,绝对有一场口水仗可打。如今却是认真的记录,不觉有半点不对。

随着入建康朝贡的队伍日多,史官的笔也是越来越忙。

每次看到类似语句,桓容都忍不住嘴角直抽。两次憋笑憋得难受,引来史官奇怪一瞥,心中怀疑,陛下这是怎么了?

不管可不可乐,周仲孙的秘奏很快引起桓容的重视。

经过慎重考虑,并询问过郗愔谢安等人的意见,桓容下旨,不许这些僧人沙弥入境,已经进来的,发现一个撵一个。

还是那句话,他对宗教没有任何意见,只是以目前的情况,国家想要进一步发展,在统一后继续扩大版图,有些苗头还是不要出现为好。

热门推荐
冰箱 手机 回南天 春天 天龙八部 快手 熊猫 海市蜃楼
  • 背景:                 
  • 字号:   默认